淘品熊的“鲜冻+三餐+社区”三角餐饮经济赛道
傍晚七点,写字楼的灯光次第亮起。白领林女士轻车熟路地拐进小区门口的蓝白招牌下——这是她每周必访三次的“家庭厨房补给站”。推开淘品熊的玻璃门,凉气裹挟着食物的鲜香扑面而来。
左手边的保鲜柜里,分装精致的肥牛卷肌理分明;右手边的货架上,五颜六色的预制菜包陈列如艺术品;最里侧的零食区,孩子们正指着新上市的奶盖杏仁沙琪玛雀跃不已。不到十分钟,她的购物篮已装满火锅底料、鲜切红薯片、一盒迷绿鸡心和两包馄饨汤——足够操持三天的家庭餐食,花费却不到火锅店人均消费的一半。
这正是淘品熊创造的社区消费新图景:一个以冻品食材为核心,覆盖速冻食品、零食百货、火锅烧烤、三餐食材的复合型超市,正悄然重塑中国家庭的餐桌习惯。
一、产品力革命:从单一冻品到三餐解决方案
1.速冻食品的精致化蜕变:淘品熊的冷柜堪称现代食品工业的微缩博物馆。这里没有传统冻品区粗糙的冰晶与模糊的包装,取而代之的是精心研发的黑松露虾仁云吞、空气炸锅专用薯条、整虾馄饨汤包。尤其令人惊艳的是迷绿鸡心系列——真空分装的新鲜鸡心解冻后色泽鲜红,空气炸锅180℃烤8分钟即成一盘外焦里嫩的小食,孩子直接当作零食抓着吃。这种从“将就吃”到“讲究吃”的品质升级,让速冻食品摆脱了低端形象。
2.火锅食材的极致体验:占据门店C位的是淘品熊的火锅矩阵。当天现刨的雪花肥牛卷纹理如大理石般清晰,独立包装的虾滑含虾量高达92%,更有二十余种秘制锅底可供选择。“以前在家吃火锅要去菜场买肉、超市买底料,凑不齐还影响口感。”
一位顾客边挑选鲜鸭血边感慨,“现在一站式购齐,肉品新鲜度完全不输火锅店!”更巧妙的是,淘品熊将火锅场景延展至全天候——晨间可购麻辣烫套餐,深夜能取自热小火锅,实现了三餐场景的无缝覆盖。
3.零食百货的跨界融合:与传统冻品店不同,淘品熊大胆引入健康零食矩阵。低脂沙琪玛系列采用杏仁替代部分油脂,膨化食品添加虾粉提鲜,坚果区的新疆纸皮核桃实现日销百斤。这种“边缘突破”策略,将冻品与健康零食跨界融合,覆盖了90%以上的消费人群。
二、供应链魔法:高性价比的硬核支撑
成本控制的黄金链路。淘品熊区域仓储中心,一套数字化系统正实时运转。前一日门店销售数据自动生成补货订单,清晨五点冷链车发出,七点前完成货架补新。通过“工厂直供+区域集配”模式,淘品熊将食材流转环节压缩40%,实现比超市便宜40%、比农贸市场低10-15%的定价优势。
冷链技术的突破应用:门店右侧的24小时智能保鲜柜成为夜班族的福音。顾客提前手机下单,下班后扫码取货,温度传感器确保食材处于-18℃环境。这种“前置仓式”设计让单店辐射半径从500米扩展到3公里,坪效提升显著。
三、门店新生态:体验驱动的消费磁场
空间设计的场景革命。步入3.0版门店,暖色调灯光与原木货架颠覆了传统冻品店的冷峻感。动线设计暗藏玄机:入口处早餐柜蒸腾着包子热气,麻辣烫食材区午餐时段人潮涌动,晚餐主力火锅烧烤区居于核心位置。最内侧的休闲区设置了两张餐桌,常有人现场煮食新购的馄饨汤包——汤底清澈,馄饨皮薄透虾仁,一碗下肚寒意全消。
数字赋能的精准服务。会员系统记录了林女士的购买偏好:每月第三周必买火锅套餐,偏好番茄锅底。当她扫码结账时,屏幕自动弹出新品菌菇汤底的优惠券。“比外卖省一半钱!”她向店员展示购物清单:火锅食材四人份仅168元,人均成本控制在42元。
四、社区经济模型:低成本高粘性的盈利密码
创业者的黄金赛道:淘品熊的加盟模式正吸引众多创业者。相较于动辄百万投资的生鲜超市,淘品熊门店启动资金控制在5-10万元。某社区店刘店长透露开业三月即盈利的秘诀:60%营收来自熟客复购,社群运营贡献40%订单。“有位阿姨说我们家的虾滑让她找回老家渔船上的鲜味,后来她带动整个舞蹈团成了忠实客户。”
盈利结构的创新设计:与传统商超不同,淘品熊的利润来源呈“三三制”分布。①基础食材(火锅烧烤类)占比35%,毛利率25%。②预制菜与即食品占比40%,毛利率达35%。③零食百货占比25%,毛利率超40%。④高毛利的麻辣烫套餐、自有品牌沙琪玛等有效拉高整体盈利,使综合毛利率保持在35%以上。
当传统生鲜零售在流量困局中挣扎时,淘品熊用“冻品+三餐+社区”的三角模型开辟新赛道:前端用丰富场景唤醒高频消费,中端以供应链优势守住价格护城河,后端凭数字化运营实现30%以上的营业利润率。其奥秘恰如一位加盟商在留言墙上的揭示:“这里不卖商品,卖的是让家人夸你厨艺好的魔法。”
在3万亿家庭餐桌经济的蓝海中,这抹橙色正以每月百店的速度点亮更多社区——无需豪华装修或巨额投资,只需三十平米的空间和精准供给的冻柜,便能架起从田间到舌尖的最短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