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啤酒为媒 铸就“啤酒之城”全球IP新名片
(青岛西海岸摩肩接踵的啤酒节)
从“啤酒大棚”到全域共振,构建可持续城市IP生态
“10年前,啤酒节还只是青岛的夏日盛会。如今,它已然成为西海岸新区的基因密码。”青岛国际啤酒节首席顾问林醒愚感慨道。2015年,青岛国际啤酒节跨过胶州湾落户西海岸新区,连续举办10届以来,在参节人次、游客满意度等多方面连创新高,跻身世界四大著名啤酒节行列,从单一节庆裂变为融合文旅、经贸、科创的“城市流量入口”。
本届啤酒节以多元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体验,加深市民游客对这一城市IP的认知与情感联结。金沙滩啤酒城设七大功能分区和板块,在啤酒美食、文体活动等方面提档升级,充满体验感、文化味与国际范。阿根廷MALEVO舞团演出、热单金曲演唱会等20场精彩演出接连上演,凤凰之声大剧院主题演出轮番登场,艺术巡游、酒王争霸赛等特色活动同期举行。
啤酒节城市IP的打造,是对城市独特性的深度挖掘与延伸。“哈舅”“哈舅妈”IP形象从金沙滩走向全国,“啤酒女神”在声光电中讲述山海故事,酒王争霸赛的“吹瓶传奇”被津津乐道。西海岸新区10年沉淀出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与世界干杯”是姿态,“都在酒里了”是气度。
今年啤酒节实现全域联动,“啤酒节+”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濠洼步行街等街区同步欢庆,金沙滩啤酒城等景点串珠成链推出“专属旅游线路”。节期延长至30天,新增“天空之境”水滑道、“微醺巴士”移动酒馆等新场景,417个品牌角逐“金花奖”精酿大赛,IP辐射力再攀新高。
产业共振:打造“啤酒+经济”生态圈
西海岸新区深知“流量≠留量”,以啤酒节为纽带,串联起全域产业资源,打造出共生型经济生态。
水滑道上,游客的笑声随着浪花飞溅;酒王争霸赛上,总有酒客撸起袖子踊跃应战;“啤酒欢乐女神”选拔现场,精彩才艺绽放出青春风采……这些体验场景没有“年龄差”、没有“约束感”,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的快乐。
中心舞台上,“光彩冰屏”如蝉翼般悬空,画中有光、光中有画;机器人巡演中,人形机器人领队,两台机器狗相伴左右;啤酒城上空,千余架无人机用科技与光影“作画”,反复勾勒着啤酒、浪花与帆影交织的西海岸意象……这些创新场景交融出“科技节庆”的雏形,更预示着这座城市的未来模样。
(啤酒节早已成为青岛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
全域联动激发乘数效应:积米崖渔人码头海鲜节、琅琊嗨海季等20余个镇街活动与主会场相互呼应;唐岛湾《海上有青岛》实景演艺、红树林光影节承接夜间客流;“旅居西海岸”主题线路整合55个文旅项目,形成“一节带万店”的格局。
跨界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金沙滩啤酒城内,青岛啤酒交易所掀起“精酿金融”热潮,游客可以投资酒品、追踪行情;人才之夜、外企之夜等主题活动中,120余家企业达成产业合作意向;与济南、淄博等12城组建旅游联盟城市,客源互换量激增。西海岸新区真正把流量变成了留量。
国际客厅:向世界递出城市IP名片
青岛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从企业主办到政府专门机构主办,以啤酒为媒介,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经贸展示于一体,是国内大规模的酒类狂欢活动,享誉国内外。
游走在今年全国各地的青岛啤酒节,游客会发现,青岛国际啤酒节并非脸谱化,除了传统表演与美食以外,还有环境因素更新及多元体验融合。多年来,还打造多时空维度啤酒节,啤酒花园等新消费业态让其成为永不落幕的节日。
青岛啤酒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啤酒节是青岛的“精神刚需”,是城酒共生共荣的时代命题。其品牌走向全国,彰显为消费者酿造快乐的愿景。在品质化、个性化消费主流下,聚焦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品牌方能获得市场机会。
市场化与专业化办节,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让青岛啤酒节成为全国覆盖面最广的节日活动之一,是拉动旅游餐饮等的“抓手”。
2025年,青岛啤酒节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超过100场联动活动,打破空间限制,以“海陆空”的形式,让啤酒节的狂欢得以蔓延。仅是青岛西海岸的啤酒大篷,就为上百万游客提供百余吨不同口味的青岛啤酒,成为盛夏快爽与欢乐的主要输出地。
“青岛啤酒节”作为青岛城市IP输出,印证名城与名酒、企业与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其梦想是为生活创造快乐!
在这个大IP时代,这些隐没在城市肌理中的气质或标签,被以城市IP的形式具象化。打造城市超级IP,日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生产力和驱动力。以IP为载体可以在多领域延伸,创造复合价值。青岛这座城市“澎湃活力”的超级IP,就是青岛啤酒节所彰显出来的底蕴:用欢聚连接世界、为生活酿造快乐!
当最后一滴啤酒泡沫消散,西海岸新区已种下更深城市基因。从“一节独秀”到“IP共生”,这里以啤酒为媒,书写开放、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叙事。正如巴西游客卡洛斯所言:“青岛啤酒节教会世界——干杯,是一种世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