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顾嘉唯:售出千万台,卖爆618,他却说“只想做下一代AI终端”
对话顾嘉唯:售出千万台,卖爆618,他却说“只想做下一代AI终端”
618期间,一款刚推出不到两周的儿童AI硬件登顶了京东婴幼童玩具618累计竞速榜首。同样在榜的,是频繁刷屏的 Haivivi ,以及朱啸虎投的Fuzozo。
这款卖爆了的产品叫“小方机”,是顾嘉唯最新的AI硬件终端,刚刚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推出。产品开售前一天,我和他的一位同事聊天,她告诉我,今天太忙了,首发全售罄,忙着备货,每天被骂。
这并不是顾嘉唯的第一个爆品。在圈内,他职业生涯最早的标签是 “技术天才”。
微软研究院、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28岁入选百度“少帅计划”,深度参与 Windows8、Xbox Kinect 、百度无人车、图像搜索等重大创新项目,主导过BaiduEye 智能眼镜、DuBike 智能单车、DuLight、FaceU 脸优等前沿产品研发。
2016年,他离开百度,带着一款“会读绘本的猫头鹰”阅读机器人 Luka 卢卡,用深度学习打造的无屏触控技术,在桌面上构建起孩子与图书知识之间的互动。
在“大模型”这个词还没有火的时候,打开了 AI 走入儿童家庭教育的可能性。目前,Luka 卢卡已卖出近千万台,遍布18个国家。2023年,顾嘉唯重新创业,创办灵宇宙,并快速完成三轮融资。“小方机”,依旧面向孩子,也依旧不靠屏幕。用顾嘉唯的话来说——这是一款 AI Native, Voice First 的智能终端。
他认为,这一轮 AI 涌现出主动意识、拟人感和长短期记忆的智能体之后,就不再需要人去适应技术,不再以设备为中心,转而以世界为中心。随即将 AI 从“屏幕后的服务”,变成了“现实世界的共生体”。一句话概括:AGI 正在从数字世界通往物理世界。
如果说,过去他所打造的Luka卢卡是陪众多家庭的孩子“读万卷书”,那Ling灵宇宙的”小方机“则是带更多孩子“行万里路”。
图说:左边为 Luka 卢卡,右边为 Ling 灵宇宙 AI 小方机
从产品形态上看,“小方机”尺寸不大,挂在脖子上,拥有达尔文、爱因斯坦、马斯克、苏东坡、曹文教授、狮子老爸等众多角色,成为孩子身边的“超级学伴”。核心亮点是其facetime功能:AI学伴可以实时接收视频流,像打视频电话一样”看见“现实世界,随时回答孩子们“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但并非爽文。从微软、百度到灵宇宙,这并不是顾嘉唯故事的全部。
微软研究院时期,顾嘉唯的研究领域叫做 Tangbile & Embodied Interaction “可触摸实体和具身交互”,为的是打通虚实世界做可触摸有实体的人机交互,包括 Haptics 触觉、手势体感等。但那时他所做的大多技术原型都比时代早了好几步,也因此在当时多半没能走入主流市场。二次创业创办灵宇宙前,他又经历了背后上市公司出事,背上几亿连带债务,房子抵押,MBO管理层回购自救。那时候他们的办公室现在是泡泡玛特总部,当时光办公室装修就花了2000万。
但在他眼中,这些都是宝贵的“认知财富”。
他挺过来了,也变了。
而从“读万卷书”的Luka卢卡到“行万里路”的小方机,看似产品延续路径背后,也实则是一套思维模型的逐步落地。顾嘉唯认为,硬件不是目的,技术也不是卖点,人工智能真正稀缺的是交互方式和数据闭环,是“世界模型的入口”。他并不想造一个“更好用的早教机或是学习机”,而是要成为“孩子们的第一个AI伙伴”,打造“面向下一代的AI终端”,“一个类似电影《Her》中展示的产品”。而这条路,他从十多年前在百度尝试 BaiduEye 这个项目就已经开始。
因此,与其说他在做儿童产品,不如说他在以孩子为起点,去试图定义下一代的交互范式。他说,产品不是终点,终端才是。Luka 卢卡、小方机,对他来说,都是这个终端生态的一部分,是他构建“物理世界 AI-OS 智能操作系统”的起点。他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比喻: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能说会道的超级 AI 智能终端——一台比每个人类知道得更多、计算得更快、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新型 AI 计算机,在身边作为“第二大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是什么样子?顾嘉唯清楚地知道:他要的不只是一个爆款产品,而是一个能承载未来的智能人机交互底座。
图说:顾嘉唯正在演示灵宇宙 AI 小方机
和顾嘉唯见面时,已经是晚上8点。谈话开始前,他刚结束和一个客户的视频会议,手里还拿着一台用来演示的小方机。顾嘉唯正在演示灵宇宙 AI 小方机他说,“你真上手体验后,就会显而易见地发现 ta 和别的不一样。”谈话后半段,临近9点,他才吃上晚饭,一边吃,一边讲着他的逻辑。他投入,或许不是因为对风口的迫切,而是他知道,这次,他离想要的答案,还差一点。他必须再试一次。
来源:网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