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泓利债券c基金净值「南方隆元基金今日净值」
金融界基金09月02日讯 鹏扬景泓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鹏扬景泓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代码009115)08月31日净值下跌2.8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635元,累计净值为1.0075元。
鹏扬景泓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55%,今年以来收益-19.55%,近一月收益-4.11%,近一年收益-21.99%。
鹏扬景泓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基金成立以来分红3次,累计分红金额0.09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望,自2020年09月0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83%。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天齐锂业(持仓比例8.07%)、华友钴业(持仓比例6.31%)、东方财富(持仓比例4.55%)、腾讯控股(持仓比例4.44%)、云天化(持仓比例4.13%)、歌尔股份(持仓比例3.91%)、赣锋锂业(持仓比例3.73%)、融捷股份(持仓比例3.20%)、山西汾酒(持仓比例3.03%)、贝特瑞(持仓比例2.9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步入下行阶段。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走高抑制了消费者信心,并引发主要央行加快货币收紧的步伐。美联储分别在5、6月份加息50bp、75bp,欧央行于7月份加息50bp。陡峭的加息与高企的通胀压力使得全球需求进一步放缓,英美欧制造业PMI在2季度均出现超预期下滑、消费者信心跌至低位,美债收益率在加息初期快速上升到3.5%以后又显著回落到3.0%以下,反映了对衰退愈发强烈的担忧。
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承压,GDP同比增长2.5%,其中,1季度同比增长4.8%,2季度同比增长0.4%。年初在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下,内需得到改善。但是疫情扩散与国际地缘冲突导致经济2季度再次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通货膨胀方面,上半年CPI同比持续回升,受到疫情带来的运输扰动,食品价格一度上涨较快。5月之后猪价环比持续走高,后续可能有较大不确定性。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涨价压力依然较弱,核心CPI回升幅度较为温和。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背景下,PPI上半年整体呈现回落。1季度由于全球资源品价格大幅上涨,PPI同比下行斜率较为缓慢。随着2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同比回落速度有所加快。流动性方面,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部分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1季度央行接连下调了OMO、MLF和LPR利率。2季度初受到疫情冲击,资金面保持宽松,在复工复产后资金利率短期内出现回升压力。信用扩张方面,2022年初,广义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速略有回升并有企稳迹象,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在基建的拉动下于1月份同比转正。随后,受到疫情非线性冲击,社融信贷总量回落,远低于市场预期,企业与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低迷。5、6月信贷社融总量出现超预期回升,社融信贷结构在6月份出现明显好转,支撑因素主要是政府债券、非标、基建配套贷款等规模的增加。但是,上半年居民按揭贷款需求持续疲弱,趋势和房地产销售保持一致。
2022年上半年,国内股市呈现V型走势。1-4月,受疫情冲击、国内稳增长预期不稳、海外货币政策收紧、能源价格走高、俄乌冲突后中美关系预期恶化等影响,股市大幅下跌。5、6月份,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大宗商品价格回调,权益市场出现明显反弹,A股整体表现明显好于海外市场。从风格来看,上半年代表大盘价值风格的上证50指数下跌6.6%,沪深300指数下跌9.2%;代表中小盘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分别下跌15.4%和11.6%。从行业板块阶段性表现来看,1季度表现较好的是受益于稳增长及房地产政策放松预期的地产、建筑和银行板块,以及受益于上游资源品涨价的煤炭、石油板块;2季度表现较好的主要是汽车、新能源、军工等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成长板块及疫情好转利好的消费、旅游板块。
操作方面,我们从2022年初开始将投资精力主要放在行业景气度相对较高的成长股方面,始终保持着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行业上的投资。2季度,我们减少了部分稳增长相关的基建方面的持仓,包括建筑和建材以及景气度不佳的半导体行业,增加了军工企业的持仓。此外,我们在6月份开始逐步增加之前受到疫情影响,后伴随解封逐步缓解的汽车、食品饮料以及通用设备等行业的持仓。而在金融、地产、家电等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行业,我们保持了较低配置。港股方面,我们维持了适当的互联网龙头企业的持仓比例。风格方面,我们坚持以行业龙头、细分行业龙头为主的优质股票选股思路,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行业内竞争对手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入挖掘。仓位方面,我们在1季度保持中等偏上的基础上,在2季度将仓位加到了较高的水平。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鹏扬景泓回报混合A的基金份额净值为0.9766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27%;截至本报告期末鹏扬景泓回报混合C的基金份额净值为0.9719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4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28%。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2年下半年,我们认为高通胀的持续和全球经济动能放缓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关键因素。物价的广泛上涨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消费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导致耐用品消费增速明显下行。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大的央行,在下半年通货膨胀出现明显的连续下行趋势之前,其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转向,因此持续超预期的通胀增加了央行过度收紧的风险。我们认为,伴随着金融条件收紧与全球经济逐步衰退,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承压,上游向下游传导的涨价动能也会减弱,通胀或在4季度之后出现实质性缓解。但房租和薪资等顽固因素导致核心通胀粘性较强,这是对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产生制约的主要风险。此外,俄乌冲突带来的欧洲能源问题仍在不断显化,若俄罗斯天然气供应进一步切断,其带来的产出减少、居民收入下滑及通胀脉冲式上行可能使欧洲陷入衰退之中。
展望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在2季度疫情扰动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前期“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边际好转。第一,供给方面。疫情防控政策出现明显调整之后将显著缓解对人流物流供应链的冲击,有利于经济复工复产。受益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坚定通过加息控制通胀,全球主要大宗原材料价格出现深度调整,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小,对以制造业为主的中下游工业生产活动的恢复较为有利。第二,需求方面。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下,疫情对需求侧的冲击有望显著下降,居民出行需求和服务业消费将得到持续恢复。在“更好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等一系列房地产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预计下半年房地产销售止跌回升概率较大但斜率可能较为温和。基建投资下半年有望延续高位,主要在于政府意愿高、资金保障足、项目储备多三方积极因素。在海外经济下行过程中,下半年出口会面临压力,但受益于国内具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和能源成本优势,出口整体韧性较强。第三,预期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提出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此外,随着第九版疫情防控政策的出台,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预期有望逐步改善。未来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有两点,一是房地产风险进一步扩大,居民负债收缩和房企债务问题冲击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二是海外通胀幅度和持续时间超预期,联储持续加息缩表引发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和部分经济体债务危机,冲击国内出口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通货膨胀方面,2022年下半年,国内CPI预计维持上升趋势,且大概率于3季度达到3%,能繁母猪去化带来猪价上行是主要环比涨价动力。伴随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及国内保供稳链的持续推进,其他食品大幅涨价的概率较小。下半年核心通胀率上升压力不大,一方面,在供给端,PPI年内回落的趋势较为明确;另一方面,在需求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及消费者信心仍比较低迷,两方面原因将压制核心通胀中枢。短期,服务类分项或面临供给(疫情导致服务商家出清)和需求(疫后服务消费需求复苏)错配引起的脉冲式涨价压力,但核心CPI中枢难出现明显抬升。
流动性方面,2022年下半年,货币政策总体基调是“稳货币和宽信用”。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央行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下半年,流动性方面的主要风险有两点,一是海外继续超预期加息和缩表引起的流动性冲击,可能导致国内货币政策被动收紧应对;二是随着国内财政发力、需求恢复、猪周期反转,国内通胀可能出现超预期上行,货币政策将面临稳增长和稳物价的多目标约束。信用扩张方面,2022年下半年,社融增速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将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随着专项债发行完毕,上半年社融的主要贡献力量政府债将面临收缩压力,若没有增量财政融资工具支持,社融增长可能在7月左右达到本轮社融回升的高点,年末可能逐步回落到10.6%左右;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或者前置发行专项债,社融增速有望在下半年维持在11%左右的高位,但相较过去几轮稳增长周期,本轮信用扩张幅度预计相对有限。
展望2022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全球面临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全球货币紧缩的状态对国内的货币政策也会形成牵制,因此我们预计国内经济复苏可能出现较大波折。经济基本面的利多因素包括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取得更好的平衡、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稳增长政策不断推进。但从目前情况看,疫后经济恢复速度低于预期,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对股票市场也形成了压制。我们预计下半年股票市场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市场波动较5、6月份将更加显著,在政策没有超预期的情况下很难看到指数级别的大行情。从流动性和估值来看,在A股走出独立行情的逻辑下,外资和国内资金加速流入,考虑到部分热门赛道板块的估值失去比较优势,而价值板块和部分不拥挤的成长板块仍存在较大的估值折价,预计A股整体估值压缩空间较小,但不同行业分化趋势将加大。因此,下半年的A股市场将仍然处于一个存量资金博弈,并在各个板块之间流动的结构性行情。从板块结构来看,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消费行业、通用制造业,以及地产风险充分释放的建材家居行业估值相对合理,未来投资机会较大。高成长赛道股的阶段性风险收益比下降,存在短期风险,但从中长期看仍然是较好的配置方向。从内外需角度看,我们预计在二十大会议召开之后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上行周期,但海外经济下行的概率较大,因此内需是未来的投资主线。我们将重点跟踪和关注军工、医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风险方面,我们认为,可能有三种情况会导致股票市场出现超预期的下行风险:1)若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能源短缺加剧,欧洲经济将出现衰退风险;2)若美国通胀继续超预期,美国货币财政紧缩将加大经济衰退风险;3)中国疫情反复风险,以及地产硬着陆是不可预测的灰犀牛风险。(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