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增速对股市影响「社融规模对股市影响」
2021年年前分析抛售的主要决策依据就是社融见顶。今年买不买也主要看社融。
社融是反映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是先行指标。
2021年社融不断下行,创下了新低。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没松,制造业融资扩大再生产也没地方可投。
中国经济高点已于 2021 年 6 月出现,后步入放缓期。单季度看,4季度环比3季度GDP继续下跌到了4%,从来没有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政策要发力。
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政策底已经出现,政策底一般领先市场底3个月,市场底一般再领先经济底。等你看到经济起来了,股市已经完成底部反弹的第一波了,而这一波单看指数至少在20%。
约束2021年社融的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今年都要放松。但是房地产的各项指标,至今都没有恢复。此波下跌就是对这个没信心。
类似情况在2015、2016 和 2018、2019 两轮宽信用中也出现过。
这两轮周期中都有地产、基建、表外非标的共振,虽不完全相同,而且都或多或少受到政策的约束,但是监管层会对执行上的偏差进行修正。依靠债券和信贷,宽信用依然成功启动。
12月和1月已经降准、定向降息。所以,今年上半年宽信用有望成功启动。
2015、2016年宽信用周期的核心是地产转松,企业债发行放宽。
2018、2019年宽信用周期依靠信贷和债券放量、基建放松,宽信用也成功启动。
一般合适的社融是在GDP上 3,那么今年GDP是5的话,社融超过8就算是放松了。
分项目看
地产政策的纠偏主要会以针对贷款刚需支持和保证存量项目的融资来缓解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
但是,政策的宽松最多是处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托底,出现 2015-2016年那种宽松力度的可能性并不大,且2022年房地产税的试点也可能推出。
第二大项就是基建
基建投资信贷需求向好,仍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会呈现明显前置。
去年财政部加强了对项目审批,拖累了基建投资的进度。从各地政府报告看,今年这一情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另一方面,今年是二十大的开局之年,回顾以往历次党代会,除了十九大后开始主动去杠杆,基建有所下滑外,其余党代会后,基建投资均有所提升。
其他小项还有支农支小再贷款和绿色金融,同时考虑到央行可能释放的流动性,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 22 万亿,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在 11.5%上下。
回顾A股历年行情,与社融关系密切。现在重点判断会不会出现类似2018年的社融继续下跌,从而破位的可能性。
小编认为可能性非常低。
今年,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都有比较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