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化「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大力推动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忙企业之所需,切实打通跨境电商出口申报“最后一公里”。
一、民有所呼,聚焦“申报之难”
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19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平台免费提供接口给企业使用。但由于平台接口方式只能是具有一定开发能力或资金雄厚的企业才能实现有效对接和后续技术维护,而目前我市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开发能力欠缺,若每一家企业都进行数据对接、报文开发务必需要投入较大的技术和资金,且后续技术维护更新会因国家监管政策与通关要求变化需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增加企业成本。因此,众多企业期望我市公服平台增加一个统一的申报系统,通过互联网申报,解决企业在跨境电商通关申报“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二、我有所应,增建“申报好帮手”
为响应民声,促进平台有效使用,推动江门业态发展。在上级部门暂未能安排资金的情况下,电子口岸公司以解民困为先的觉悟和国企担当精神,迅速开展平台之协同申报系统的建设,着力解决跨境电商有关企业申报困难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情况和充分听取意见,结合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国家鼓励出口政策及企业对申报功能诉求最强烈的出口申报需求,制定开发建设《江门跨境电商出口协同申报系统项目书》,项目建设周期为3-4个月,直接投资约60万元。
三、行有所为,彰显国企担当
建设期间,电子口岸公司以纾民困为己任,严格抓好工作进度,联合多方单位进行研讨,科学安排建设计划,坚持以最少成本办最实在的民生事为原则,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发动员工积极参与研发积累经验。通过半年时间努力,目前江门跨境电商出口协同申报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因应今年海关总署《关于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的公告》,及时更新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方式(9710、9810)的申报应用。系统建成以后所有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及物流企业、清关中心可通过互联网网页方式登录,以EXCL导入进行申报,大大减轻企业的技术及资金负担。
四、践行初心,综试区开好新局
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的公告》,决定在现有试点海关基础上,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并于2021年7 月1日起实施。2021年7月
26日,江门关区 9710模式首单出口货物申报通关成功,标志着中国(江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子商务出口迈向新的发展模式。
今后,电子口岸公司将继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完善项目,配合江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平台推广与运营工作,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彰显国企使命担当,为优化江门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群众跨境线上购物通关便利化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