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新政府「智利假期」
再次向北行驶195公里,前往中国港湾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所在地佩托尔卡(Petorca)调研。该项目坐落于卡萨布兰卡山谷中,是智利典型的中央山谷地貌。中国港湾9名员工住在佩托尔卡镇一个小村庄里,正紧锣密鼓地准备项目建设。
在9月份即将开工的项目施工现场,智利项目经理孙健打开一张施工地图,他说:“实质上这是一个调节水库项目。此地区年降雨量只有50毫米,常年缺水,但这里却是智利‘牛油果之乡’。我们将修建一个70米高、560米长的水坝,拦截棕榈河水,并修建57公里引水渠,引入佩托尔卡河水。”
近些年中国牛油果进口从2011年的3.18万公斤蹿升到2017年的1500万公斤,其中智利与秘鲁均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成为向中国出口牛油果最多的国家。孙经理说:“智利政府计划建设这座水库的目的是为了在此地区增加40万公顷土地的牛油果种植。”
水库项目部的房东Martin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庄园主,拥有40公顷(600亩)土地,分别种植牛油果及柠檬。
今天我遇到了Martin的职业经理人Timanto,他负责10公顷(150亩)土地牛油果种植的管理。他说,去年10公顷土地生产了18万公斤牛油果,其收购价格平均每公斤为1200-1500比索(相当于12-15元人民币)。大部分牛油果在9-11月成熟,其标志是牛油果的油量指标。
Timanto告诉我,除了管理10公顷土地,他还负责管理出租给项目部的老房子,这座房子有100多年的历史。
坐在葡萄藤下,孙健经理介绍了水库项目。他说,中国港湾于2013年进入智利市场,开始是在圣安东尼奥港及圣文森特港做现汇项目,水库项目是他们在智利的第一个PPP项目。
此次拉美之行,我在牙买加见到了中国港湾2012年投资7.34亿美元建设的南北高速公路项目,智利水库项目是他们在拉美投资的第二个PPP项目。
智利的PPP项目始于1995年,仅比PPP模式创新者英国晚一年。在智利旅行途中,常会听到“滴”的一声,这意味着使用道路的一次自动收费。1月6日,我们从圣地亚哥到沿海城市瓦尔帕莱索,全程117公里,听到了七次“滴”声,这意味着此段公路有七个不同的投资者。目前智利有可能是拉美PPP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除公路、水库外,政府公共项目如医院等均采用PPP模式。
除此之外,智利PPP项目模式在拉美乃至世界上都独一无二,其最大的特点是“政府兜底”与“保证收益”。以中国港湾水库项目为例,项目总投资2.3亿美元,运营期19年。政府将在19年内分批偿还项目建设的贷款资金利息,并支付项目运营的收益,其利润空间一般在5%-20%之间。
孙健经理介绍说,虽然这个项目金额不大,但他们借助此项目进入了智利PPP市场。他们在项目招投标时已经通过了环境评估,鉴于智利PPP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极高的环评门槛,这是一个风险小但收益率亦不甚高的项目。
谈到智利投资环境,孙健经理说,首先对投资者而言,智利是拉丁美洲国家中少数不受政府换届影响的国家;其次,政府建立了智利发展单位UF(UNIDAD DE FOMENTO)以及月度税收单位(UTM),这两个系统的建立为投资者降低了税收及货币贬值风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平均通胀率达80%,有些国家甚至达到四位数,但智利实际通胀率均未超过两位数,这是长期以来投资者在智利不断地投资PPP项目的关键所在。
拉丁美洲是一个整体,但绝不能被视为一个投资板块,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政治与经济生态。作为拉丁美洲ABC三大国之一的智利,用左翼与右翼政府、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大政府与小政府、国家主义与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来判断其发展模式,均有概念化之嫌。
从1971到2018年,为何智利平均GDP增长率高达5%左右?为何智利从未受到汇率贬值的毁灭性冲击(智利比索不仅与美元挂钩,而且自由流动)?如果深入探究,在智利可以看到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共舞:智利既是一个极度自由市场化的国家,同时政府又在国家发展规划的引导下,强力推进与引导产业的发展。智利独特的发展道路,有必要深入进行研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